首届“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颁奖仪式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2-11-25 17:26
分享到:
图片

11月20日上午,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颁奖仪式暨非虚构与新时代作家使命圆桌论坛以线上形式举办。何建明、汪政、朱寿桐、葛红兵、夏烈、杨剑龙与获奖者及各高校代表1000余人参与了线上仪式。

图片

“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由作家何建明捐资设立,每届奖金30万元,是国内首个以“中国创意写作”命名的正式奖项。每届“何建明中国创意写作奖”由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业部联合承办的中国创意写作年会发布颁奖,鼓励更多作者、教育者与组织关注并参与创意写作学科建设与发展,立足中国现实,讲好中国故事,建设中国学派。

图片


作品奖
张庆国《犀鸟启示录》

颁奖词:《犀鸟启示录》聚焦“借观鸟而脱贫”这一奇特的脱贫方式,创意地融合了深度报道、生态文学、科普文学、地方志、行业史等多种非虚构文体,并通过诸种篇章间化学反应式的碰撞,将一份涵盖生态之美、自然之爱、脱贫之艰、生存之韧的分布式美学图谱呈现给读者。作者以诚挚而饱满的笔触,不仅拉开了一幅新时代中国乡村的生态画卷,同时还是对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真实记录。不论内容,还是形式,《犀鸟启示录》都为当代纪实文学打开了新思路、新局面。



新锐奖
向迅《与父亲书》

颁奖词:《与父亲书》介于纪实与虚构之间,融散文和小说于一炉,置当下与历史互现,其中激情与理性相得益彰,是近来青年作家中难得的上乘之作。全书以父子关系为切入,既揭示亲情之间略显残酷的某种冷漠现实,又呈现其中的美好和温馨。在“父亲”生命的弥留之际,“儿子”复杂的心情交织着对其父与童年生活的追忆,这不仅令读者动容,也引发读者多维度的现代之思。

图片

叶炜《还乡记》

颁奖词:《还乡记》是叶炜“城乡中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东部的“山乡巨变”。叶炜以娴熟的笔法、生动的叙事以及复调性“第一人称”,展示了与乡土根血相连的“70后”一代的“城”与“乡”、“爱”与“欲”、“新”与“旧”。这不仅为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提供一个别有意味的艺术注脚,也为创意写作教育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份有效证词。

图片


理论奖·特等奖  
刁克利教授

颁奖词:刁克利教授是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创建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创意写作书系”的主要作者兼译者,他主持翻译、引进了数十种英美创意写作理论著作,使中国写作学科的观念及方法为之一新。其获奖论文《经典作家的品质》,以中外古今海量的经典作家为个案,探究“成为经典作家”的内在共性。这些探索进一步深化了“作家论”研究,同时将创意写作学科话题从“成为作家”推向“成为经典作家”层面。

图片

戴凡教授

颁奖词:戴凡教授是中国创意写作的主要开创者之一。她率先在大陆开设中英文创意写作核心通识课程,主持跨文化的创意写作工坊,为中国创意写作的研究工作、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国际交流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获奖论文《创意写作、英语教育与创意教育》,立足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背景,阐释了创意写作、英语教育和创造力教育的有机联系,不仅丰富了创意写作学科基本理论,在教学层面也为我国的英语创意写作教育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新方法。




教学贡献奖 王宏图教授

王宏图教授是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2009年,他与陈思和、王安忆共同创建中国第一个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点(MFA),正式开启了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培养作家的新事业。十余年后,由其主持的复旦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创建了完整的创意写作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组建了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队伍,培养了大批优秀年轻作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创意写作的“复旦大学路径”,为创意写作的本土化深入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图片

其他获奖者介绍











阅读更多文章